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980篇
  免费   1712篇
  国内免费   8387篇
  2024年   79篇
  2023年   384篇
  2022年   557篇
  2021年   602篇
  2020年   520篇
  2019年   623篇
  2018年   574篇
  2017年   605篇
  2016年   651篇
  2015年   743篇
  2014年   1100篇
  2013年   1048篇
  2012年   1356篇
  2011年   1207篇
  2010年   1103篇
  2009年   1307篇
  2008年   1481篇
  2007年   1335篇
  2006年   1143篇
  2005年   1149篇
  2004年   1134篇
  2003年   1287篇
  2002年   1255篇
  2001年   1081篇
  2000年   1051篇
  1999年   891篇
  1998年   833篇
  1997年   910篇
  1996年   814篇
  1995年   930篇
  1994年   1000篇
  1993年   853篇
  1992年   832篇
  1991年   760篇
  1990年   731篇
  1989年   731篇
  1988年   293篇
  1987年   243篇
  1986年   196篇
  1985年   263篇
  1984年   168篇
  1983年   89篇
  1982年   55篇
  1981年   34篇
  1980年   11篇
  1977年   6篇
  1959年   8篇
  1956年   11篇
  1955年   4篇
  1950年   14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66 毫秒
51.
52.
53.
54.
55.
56.
57.
基于陕北地区1990、2000、2015年土地利用数据,运用单位面积生态系统价值当量因子法、格网法、探索性空间数据法(ESDA),分析了退耕还林还草工程实施前后生态系统服务价值(ESV)的空间分布和演化规律,探讨了退耕还林还草工程对ESV的影响。结果表明:(1)陕北地区退耕还林还草工程实施效果显著,工程实施后共有297066.15 hm2耕地转化为林地和草地,林草覆盖率由57.33%增长至60.50%。(2)退耕还林还草工程使得陕北地区ESV得到了显著提升。25年间陕北地区ESV共增加了32.82亿元,ESV在工程实施后比工程实施前多增加了5.93亿元,增长主要源于退耕引起林地和草地面积的增加。(3)ESV空间分布上呈显著的“南高北低”分布格局,并表现出正向的集聚性和依存性,ESV热点区和冷点区集聚效果明显,热点区集聚与林地、草地的空间分布相吻合,冷点区集聚与未利用地、耕地和建设用地的空间分布相吻合。(4)受退耕还林还草工程影响,陕北地区中部中等等级和次高ESV分布区域逐渐增大、次热点区空间集聚性逐渐增强,北部次低等级和低等级ESV分布区域逐渐减少、冷点区空间集聚性逐渐减弱。整体而言,陕北地区土地利用类型转移和ESV的增减变化与推行退耕还林还草工程在时间上相呼应、在空间上相匹配,退耕还林还草工程实施使得陕北地区生态环境得到了有效改善,ESV得到了显著提升。  相似文献   
58.
本文描述了采自中国江苏的环角圆Yao属Papirioides亚属一新种:苏州环角圆Yao Ptenothrix(Papirioides)suzhouensis,sp.nov.。模式标本保存在南京大学生物系。  相似文献   
59.
滇产圆滑番荔枝中新的acetogenins李朝明,孙汉董,郑惠兰,陶国达(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植物化学开放实验室,昆明650204)(中国科学院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云南勐腊666303)NEWACETOGENINSFROMANNONAGLABRA...  相似文献   
60.
刘联仁 《昆虫知识》1991,28(4):231-233
桉树大毛虫是近年在四川省会理县发现的一种石榴主要害虫。本文描述了该虫各虫态的形态特征和生物学特性。在会理县关河乡该虫一年发生1~2代,以蛹越冬。主要天敌有梳胫节腹寄蝇,对老熟幼虫的寄生率高达33~48%。人工捕杀和保护利用寄蝇是较好的防治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